閻連科(作家,1958年生):王朔當年的影響蓋過今天中國的所有作家。王朔的出現,無論是對崇高的解構、對文學表現的幽默,還是人物的性質方面,他的成功並不奇怪,奇怪的是他突然地消失,我覺得非常值得討論。這並不等於說他不寫作他就消失。當時很抗癌食物多70年代的作家都在模仿王朔。今天其實對王朔的閱讀不是因為他不寫作就停下來,我不知道他的書賣得怎麼樣,但是我感覺可能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看得多一些,可能80、90後就少,對王朔閱讀的停止我覺得是值得討論的。
  蔣方舟(作家,1989年生):我前段時間在看《我愛我家》,裡面據說有很多人物設置是王朔的想法。我覺得裡面的笑點還是在於對“文革”語言的拆解和重新利用。你就會覺得他在《私人訂製》里再耍這一套就非常的過時,因為對於“文革”語言的記憶現在這些觀眾早就沒了,那麼他再用這些語言去玩什麼東西大家也就不覺得怎麼新鮮好笑了。另外電影里我最討厭的一個情節就是:宋丹丹的夢想是當一個富人,一天結束以後,夢就結束了,然後葛優就跟她說,你看其實有錢人的日子也沒什麼好的,也是每天刀刃上面過日子。這是一個城市小白領對於一個錢包里只有六塊錢的人說的話,所以王朔可能失去了一種姿態。當年他是那樣一個、至少是假裝一無所有的人,他有權利去消解一些崇高的、富貴的東西,現在他包括馮小剛已經非常尷尬太平洋房屋,就是他們已經成為了有錢人。當年被他們嘲笑和消解的對象,現在用這種身份去說這種話就覺得非常非常的彆扭。
  閻連科:王朔的創作是建立在革命與反革命、崇高和反崇高這個糾結上面的,當革命和崇高不再是一個關鍵詞的時候,那麼反這些東西就不再具有那麼強的力量了。他及其作品也是極具時代預防癌症飲食性的。
  張悅然(花店作家,1982年生):我覺得王朔的作品是有一些情緒在支撐的,比如說憤怒啊、反叛啊,這種情緒和年齡有關。因為憤怒這種東西特別難保持,也不知道為什麼,中國的作家特別容易小富即安失去憤怒,失去尖銳。
  楊慶祥(評論家):我覺得這不是中國獨有的問題。比如“垮掉的一代”,也有這樣的問題。所以說解構式的寫作都有問題。如果你最後沒有一個正面的建構的話,最後都借貸會失效,因為如果沒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批評或者闡釋者介入,你可能就會沒有了,消失了,韓寒也是這樣的。北青  (原標題:王朔為什麼過時了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l54ollgj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